深根東部 前進偏鄉《志為護理》23卷3期

文、圖/羅元均 慈濟大學護理學系碩士班家庭專科護理師組

美麗的東臺灣,山海之間,培育我成長之路,也蘊藏我的未來。

我是來自彰化田尾的農家子弟,小時候跟著家人穿梭在田園間,寒暑假父親總會帶我們到山上漫步,讓我從小愛上鄉下的愜意,更對偏鄉充滿好奇。

十二歲開始離家求學,探索這個未知的世界,並在父親的鼓勵下,踏入護理這個行業。隨著慈濟公費生的分發,來到臺東關山慈濟醫院服務三年半,開啟我的偏鄉護理經驗,首先學習從孕婦、新生兒、生病與臨終末期的全人護理;轉任專職救護車隨車護理師後,隨著患者奔走在臺九線上及全臺各地,看見了偏鄉醫療缺乏的困境;休假期間前往山地巡迴醫療站及參與部落服務時,看見偏鄉醫療的重要性。深感臨床學識不足,前往臺東馬偕紀念醫院內科加護病房服務七年,學習全責護理及舒適護理的技巧,看見臺東醫療資源缺乏帶給個案的苦難,也看見臺東馬偕紀念醫院這個小城市大醫院對於居民的重要性,而重症護理及重症安寧更是缺一不可的照護模式,深刻體驗內科加護病房推動落實身、心、靈照護的意義。

離開臨床工作前,我已定居於臺東,面對未來還持續觀望中;因本人為衛生福利部護理及健康照護司舉辦的專科護理師碩士公費生試辦計畫的學生,故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意外的萌生設立居家護理所的念頭。

有著過去的工作經驗、對於臺東醫療環境的了解,及以先生的家鄉為考量,我選擇在臺東縣關山鎮設立「曉春居家護理所」的工作室。但由於從未踏入居家護理執業,就這樣,懵懵懂懂的,踏入了一個未知的領域!「怎麼設立?不知道!設立條件是什麼?不知道!設立要找什麼單位申請?不知道!計畫書怎麼寫?不知道!資料怎麼找?不知道!醫師怎麼找?不知道!經費在哪裡?不知道!……」好多的不知道,讓我在這段設立的過程中不斷地反問自己:「妳哪來的勇氣?」

當許多未知的困境一一被解答後,我又再次陷入另一困境:「我要去哪裡尋找願意也可以到居家訪視的醫師?醫師的訪視費用要怎麼談?」最後,更因看錯訪視費用表格,給錯醫師訪視費用,導致每次每個個案訪視都會虧損。殊不知,更大的挑戰在後面!某次健保申報的過程中,個案屬於山地離島地區,電腦資訊系統怎麼樣都無法受理申報,於是聯繫中央健康保險署東區業務組醫療費用科協助;才發現,我遇到了全臺灣沒幾個人遇到的問題,至今仍等待署內修改系統中!而在當下,我才知道關於「居家照護」及「全民健康保險居家醫療照護整合計畫」是隸屬不同的服務提供方式及申報碼別。

回顧這將近一年的營運,充滿挑戰,而偏鄉的困境,真的不容小覷!除了營運成本的經費要從哪裡來?文書製作與處理,什麼才是對的及適合的?費用該如何收取的依據與制定準則呢?由於個案量不多,我每天要思索如何增加案量;每天往返八十公里的路程,更考驗著意志力與體力!訪視醫師的訪視範圍,也讓我要去思索及找尋可以服務偏鄉的醫師!

回歸我在曉春居家護理所的角色功能,我感謝慈濟大學護理學系碩士班家庭專科護理師組的訓練過程,首先教我們如何成為一位家庭科專科護理師,這對於我未來在偏鄉執行低風險醫療業務時非常重要!面對個案需要治療時,運用全民健康保險居家醫療照護整合計畫在醫師無法抵達的時候,按照預立醫療流程進行全面性的問診、運用身體評估技巧、攜帶式超音波及心電圖等儀器檢查,排除病人是否處於危及病症,並與居家醫療醫師進行後續治療目標及計畫(包含轉診、會診等)的討論,及提供定期追蹤的重要性。回到護理師的角色功能,針對健康的社區民眾提供預防保健,針對生病的個案及案家進行護理指導及諮詢,必要時協助執行醫療輔助行為。

期許未來的自己,成為一個對個案有幫助的家庭專科護理師,並持續以個案為中心、家庭為單位、社區為範疇,提供健康促進、慢性病照護及長期照顧服務之最重要的健康照護守護者。

看見臺東偏鄉醫療需求,羅元均走出醫院,與夥伴走進山區部落照護居民健康。左圖攝影/江昆璘

羅元均在關山慈濟醫院擔任救護車隨車護理師。攝影/顏霖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