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佳蓉 大林慈濟醫院護理部主任
每一位選擇走入護理職業的人,或許最初的起點不同,有人是因為家人的鼓勵,有人是因為個人志願,也有人在生命的某個轉彎處,因為看見護理的價值而選擇投入。但走進臨床現場的那一刻,我們都開始成為那串「護理傳承鏈」的一員,不論是初出茅廬的新手,還是經歷多場風雨的資深學長姊,這分傳承的精神,都在日復一日的照護中,靜靜地延續,深深地扎根。
本期《志為護理》以護理職業的傳承為主題,從問卷調查的資料中,理解當前護理傳承的實況、影響與挑戰。我們從數據中看見許多溫柔的故事,也看見一條條由家庭、師長、同儕所構築出的傳承之路。這些不僅是職業選擇的動力來源,更是一分對護理專業人文的延續。傳承,不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一種態度的延續。當一位新進護理師面對首次插管或緊急照護任務時,那些在旁溫柔提醒、堅定支持的學長姊,就是最真實的傳承實踐者。而當我們鼓勵後進者勇於發聲、挑戰突破框架,也是在建立一個能共創未來的專業執業環境。這樣的互動,不是靜態的交接,而是充滿互動與成長的過程,是一場橫跨世代的專業對話。
先談談護理日常的教與學。在大林慈濟醫院,護理工作的互動傳承時刻都在上演。資深護理師在病房內帶領新人如何觀察病情、安撫病人情緒,也在會議中分享臨床照護與決策的思維。新一代的護理師則以數位能力、科技敏銳度帶入新的照護觀點與效率,讓我們的團隊更具彈性與創造力,也為醫療服務注入新的活力,這種跨世代交流與融合互動,是護理團隊永續發展的關鍵。
然而,傳承並非自然而然就能發生,它需要一個尊重與支持的環境,需要有心的引導與耐心的陪伴,也需要制度的保障與時間涓滴的醞釀。在臨床忙碌的節奏中,若沒有足夠的支持,資深人員可能無暇帶教,新人也可能失去學習契機,形成斷層。避免這樣的落差,正是我們持續努力的目標。
除了院內的培育,我們也觀察到家庭成為護理職業傳承的重要來源,也對護理執業環境影響越發明顯。當護理被視為家族價值的體現,專業人文便在家庭中潛移默化地被延續。這提醒我們,一個健全穩定的護理環境,不僅能支持從業者,也能讓這分專業在社會中持續被尊重、被看見。
今年適逢是大林慈濟醫院創院二十五周年,二十五周年的此刻,回顧這段歷程,護理師始終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發揮照護療癒的貢獻。在病房裡守護生命,在急診、加護單位、手術室等特殊單位承受高壓挑戰,在社區中溫暖推動健康促進與長期照顧,在疫病肆虐時挺身而出,護理師是醫療體系中最溫暖也最堅定的存在。在此,誠摯向所有護理夥伴致上最深的敬意與祝福,感恩您們不畏艱辛、始終如一的堅守。
我們的願景,是讓大林慈濟醫院成為一個「適合護理人員長期發展」的家園,讓傳承自然發生,讓每一分經驗都被珍惜。
護理,不只是照護,更是一門專業、一種學問、一分生命價值的延續。未來的路仍長,但只要我們彼此攜手、珍惜傳承,這分專業定能歷久彌新,持續綻放屬於護理人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