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小兒加護病房,每個病人都是來到人間不久的小生命,不會說話表達,一生氣或哭鬧,就可能發疳變成紫色的「小茄子」;而照顧小茄子們的成就感,我們自己最有感受;重症兒童的友善照護,有一個重點,是讓不能一直待在小兒加護病房的爸爸媽媽能夠放心,相信我們的照護。
28+1 週的早產兒小維於他院出生,因母親胎盤早期剝離提早剖腹娩出,出生體重 886 公克,在出生的時候即發現有開放性動脈導管,意指動脈導管在出生的時候未立即關閉。也有嚴重的支氣管發育不全情形,出院返家時有戴著鼻導管回家照護,於矯正年齡 1 個月 21 天大時至本院治療開放性動脈導管,執行心導管治療,順利將開放性動脈導管關閉,並開始執行脫離呼吸器,過程中因小維有嚴重的支氣管發育不全問題以及追蹤心臟超音波時發現有肺高壓並搭配藥物使用,但小維仍無法脫離呼吸器,期間有嘗試使用居家型呼吸器,小維都無法適應機器又使用回醫院的呼吸器。住院期間父母親前來學習照護,如:拍痰、抽痰,及因為呼吸費力無法從嘴巴喝奶,須放置胃管,也學習管路照護及簡易急救。
對於小維的肢體行為發展方面,也照會復健科,並且有物理治療師及職能治療師為小維評估發展,安排後續治療及復健計畫。我們平常照護小維時,也會拿黑白圖卡及 9 宮格雙面圖案,刺激他的視覺及聽覺發展。
因小維無法脫離呼吸器,在身體清潔時便需要兩位護理師執行身體沐浴,一位協助固定呼吸器管路,一位負責沐浴,讓小維享受下水沐浴的舒服,洗好後換上媽媽為他準備的衣服。
在嚴重支氣管發育不全的狀態下,小維其實哭鬧時很容易就變成「茄子」,唇色超紫,需要耐心的安撫。有時候他哭是因為解大便了,屁股不舒服,哭著讓我們知道他要換尿布了。我們還不懂,他就會一直哭哦!換完尿布,還要幫他拍拍,他才會乖乖的睡著。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所有醫療院所的兒科加護病房一天只有一次會客時間,並且限制訪客人數,有時候父母親來的時候,剛好小維在睡覺或者是哭鬧,他們就無法感受小維其他時候的心情,可能免不了擔心。其實很多時候,小維是開心的,心情好時,跟他說話會發出聲音,就像是在回應我們。所以我們想到一個好方法,就是把小維的這些反應錄下來,傳到單位的官方群組給小維爸媽看,讓他們知道小維是受到妥善照顧,而且有進步的。
我們的小兒加護病房也會因應節慶布置環境,例如:萬聖節到了,就掛幾顆手作南瓜,南瓜上有鈴鐺,床上也放置健力架,讓小維能用手去摸,讓鈴鐺響,讓他用腳踢健力架的鍵,發出聲音,刺激他的反應,逗他開心。
對於早產兒及新生兒的發展性照護,我們會系統化觀察其行為,設定適合的發展能力及目標,提供全方位的協助;新生兒加護中心的環境,針對嬰兒及家庭個別的醫療資源及介入要適時且經過統合,支持協助家長照顧他們的嬰兒並建立其信心,支持嬰兒的發展。整個照顧團隊包含物理、職能、語言及呼吸治療師,社工、營養師,早療團隊以及公衛系統等且提供持續性的照護。
重症兒童的「發展性照護」主要是建立一個優質的照護環境,穩定其生命徵象;提供適當發展的時機,引導早產兒或及急重症嬰兒之發展統合與健康成長,減少因住院經驗造成的合併症。可提供的措施包括:
1 |提供療癒且溫馨的環境:明亮的刺眼的光線、吵雜的儀器聲及工作環境的音量,會影響嬰兒視覺與聽覺的發展。
2 |以家庭為中心的照護:父母親參與照護,可以促進親子關係的建立,減少返家後照顧的壓力。
3 |使用輔助物擺位,可使其獲得舒適、安全感、穩定生命徵象(呼吸及心跳),有助生長發育。
4 |安穩的睡眠:當嬰兒出現哭泣、呼吸、心跳加快及皺眉等壓力反應時,應評估其原因並且滿足其需求,例如更換尿布、餵食、安撫、輕拍安撫。輕柔觸碰,延長肌膚接觸等方式可以促進睡眠型態穩定。
5 |減少嬰兒之壓力與疼痛反應:嬰兒有哭泣、呼吸及心跳加快時,可透過寧握護理(維持屈曲睡姿,將雙手覆蓋於嬰兒身上)或袋鼠式護理(嬰兒躺於父母胸前,以肌膚接觸照護嬰兒),促進自我調節與神經發展。
6 |適當的營養。
在早產兒及急重症的新生兒,即便是重症,仍是可以給予高品質的照護,依照發展及需求給予所需,並將細節發揮到最大,不因住院而影響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