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當一面不孤單《志為護理》24卷2期

文/紀佳伶 台中慈濟醫院亞急性呼吸照護病房護理師

臺灣位於歐亞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的交界處,時不時經歷地震的搖晃與考驗,每年夏季颱風挾帶著滂沱大雨與強勁的風勢,將這片土地一次次洗禮。2009 年的泥石流無情地吞噬了無數家庭的家園,而新聞畫面中的救難人員與醫護團隊,像一道道光,燃起了困境中的希望;他們徹夜未眠、不懈努力,用行動詮釋了生命的價值。透過這些畫面,我第一次認識到,醫護人員的工作不僅是救治身體,更是撫慰人心。也就是在那一刻,我心中埋下一顆種子──有一天,我也要成為救人的人,同時帶給他人溫暖與希望。

我不是天資聰穎的護理師,考護理師執照的過程充滿了挫折,畢業後的三年時間,心中不斷質疑:「我真的能做到嗎?」備考期間,我選擇擔任照服員,但無法運用所學的挫敗感,以及同儕薪資差距帶來的自卑感,讓離職的念頭一次次浮現。

每當感到撐不下去時,是護理長的鼓勵支撐了我。她不僅陪伴我解析複雜的考題,更耐心澄清觀念,讓我一步步找到應付考試的信心。劉建明病房主任的關心,同事們真誠的支持,則成為了我心中不滅的火焰。正是這些力量,讓我能夠堅持到最後。皇天不負苦心人,終於,我考上了執照,回到臨床成為正式的護理師,圓了自己多年的夢想。

職場新人時期,常常感到力不從心;因察覺不到病人異樣而懊惱,因交班不夠清楚而焦慮,甚至遇到病人管路突然滑脫時先害怕;這些情境都讓我感到壓力與自責。然而,每一次面對困難,我都慶幸有護理長在身邊。她總是耐心地陪我分析狀況、找出問題點,並引導我記錄解決方案,一步步幫助我建立工作原則,符合標準作業流程。這分溫暖與指引,成為了我面對挑戰時最大的支柱。

作為一名護理師,第一次獨自一人搭配照服員上班的那一刻,我才真正明白什麼叫「獨當一面」。沒有前輩隨時指導,也沒有同事可以分擔壓力,病人的狀況評估、護理計畫的執行,全都落在我一個人身上。那種壓力像大山一樣壓著我,讓我戰戰兢兢、如履薄冰,時常懷疑自己是否足夠專業,能夠守護病人的安全。

每當病人突發病情變化時,我必須在短時間內完成評估、排除問題,並迅速通知值班專科護理師和醫師,同時調整護理處置。作為一名年資僅一年的護理師,卻已經身為單位的training leader,內心充滿了無數的疑問:「天啊!我真的可以嗎?」這樣的壓力總是盤旋在我的腦海,讓我一次次懷疑自己的能力。

我還記得,有一次病人突發高燒合併呼吸困難,情況危急,我必須在幾分鐘內完成所有判斷與處置。我克服內心的恐懼,冷靜分析並迅速行動,最終成功穩定了病人的狀況。那一刻,我才真正意識到,其實我的專業能力比自己以為的還要扎實了。

每當覺得快撐不下去時,我總會想起護理長曾對我說的話:「獨當一面並不是要妳無所不能,而是學會善用資源,並懂得與團隊合作。」正是這些支持與鼓勵,讓我在孤單的環境中找到了自己的力量,也逐漸學會用專業與冷靜應對每一場挑戰。

回想這一路走來,壓力與挑戰無數次讓我陷入自我懷疑,但也正是這些考驗教會了我如何在逆境中成長。今天的我,終於能夠坦然地說:「獨當一面,並不意味著完美無缺,而是用專業與努力,守護病人的每一刻。」

回想這四年,從不自信到逐漸能以專業的態度面對病人,我深刻體會到,專業不是天生的,而是日復一日的努力與反思所鍛鍊出的。我想起2009 年年少的自己因八八風災而埋下的那顆種子,如今已經在這條護理之路上成長茁壯,我成為了一名救人的護理師,發揮自己的生命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