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思吟 台北慈濟醫院13B 病房護理長
「妳是不是不適合走護理?!」我還記得曾經被學姊這樣質疑過,但是我沒有放棄自己,也沒有放棄臨床,現在的我可以自豪地回答:「我沒有不適合護理,我做到了那個『適合』的自己。」
在壓力中逐步養成信心 從加護轉心臟科病房
媽媽是學校護理師,所以我從小對護理工作有一定的了解,後來也在父母的鼓勵下走上護理這條路。2001 年慈濟科技大學( 現「慈濟大學」) 畢業後進入花蓮慈濟醫院,分配到加護病房,記得當時醫院正準備面臨醫學中心評鑑,新人要學要做的事情太多了,我覺得自己不算聰明,是勤能補拙型的,當時連資深學姊、單位主管都壓力非常大,更何況是新人,讓我中間一度想直接放棄算了。雖然有學姊覺得我教不會,但有更多耐心帶我的學姊,我也逐漸建立重症加護的護理專業自信。記得隔年2002 年花蓮慈濟醫院通過了醫學中心的評鑑,是東部唯一的醫學中心。
2004 年左右,聽到新店會有一家新的慈濟醫院,隨著興建進度、人力招募、花蓮慈院幫忙啟業前人員培訓等等消息傳出來,我決定轉到台北慈濟醫院工作,在花蓮待了九年,想家了!
來到台北慈濟醫院,又遇到一位有能力又懂得帶我的學姊,當時台北慈院加護病房的護理長陳依萱總是無私的指導,而且即使我做錯了,也是私底下指正,她會提醒我:「慢慢來,不要急。」、「話出口前,要經過大腦先想想,才不會得罪人。」我在阿長的帶領下讓自己能力更全面更有自信,後來晉升為加護病房副護理長,再後來調為13B 病房的護理長。我會走入行政職務,也是依萱阿長的鼓勵肯定與支持,才有勇氣接受挑戰。
當個與團隊共患難共成長的阿長
從重症加護的領域轉到13B 病房的心臟科疾病照護,病人照顧方式不同,醫護團隊成員不同,加上當時人力不足又面臨醫院評鑑,我壓力大到快崩潰,也是依萱阿長相信我,讓我願意咬牙堅持再試試。
從加護病房跳槽來13B,會照顧病人嗎?沒關係,我用行動來證明,放下護理長的身分,護理師做什麼,我就做什麼,做到他們認可我的照護技能。接著,我告訴單位護理師,我的電話24 小時不關機,任何時間都可以打電話給我;大家還不熟,我就主動熱情一點,知道誰有困難,我就手伸長一點去幫忙解決……就這樣解除了大家的疑慮,得到大家的肯定,13B 病房護理師的離職率降低,人員穩定了,工作氛圍變得融洽,行有餘力還可以外派去支援其他單位。13B 團隊一起成長,培養了難能可貴的革命情感,當新冠肺炎疫情來襲時,我們的護理師都願意留下來抗疫,以護理工作為榮。
看見親切真誠熱情的特質 護理需要一顆細膩的心
季蓉是我們新的生力軍,有護理經驗更快上手,只是對於現在的設備和醫院的醫療資訊系統要花一點時間練習操作,這部分學會了,大致上就沒什麼問題了。而且,我發現她有很適合護理的特質──親切、真誠又熱情。或許是重回臨床,更懂得珍惜吧。雖然我是她的臨床教師,我一邊教,也一邊學習她做得很好的地方,讓我提醒自己的護理初心。
在前兩個月的輔導期,我和她共同照顧一位情緒低落的獨居爺爺,不愛說話,也不信任我們,季蓉就主動坐在病床旁,輕聲細語與爺爺交談,耐心傾聽他的故事,她的真誠讓爺爺感覺被尊重,終於露出了微笑,解除對醫療團隊的防備。出院那天,他緊緊握著我們的手,嘴裡不停地說著感謝。所以我的輔導方式,是讓她了解她的優點,「發自內心的護病溝通,在護理是無法被替代的,這不僅影響病人的情緒,也對他們的康復過程發揮很大的效益。」護理工作充滿挑戰,但我們每一個小小的善舉都能產生深遠的影響,每天與病人多說幾句鼓勵的話,或是在進行治療前主動詢問他們的感受,並為他們提供心理支持,季蓉在這方面做得很好。
還有一位從加護病房轉出來的病人,看得出來兒子非常擔憂無法勝任照顧工作,我提醒季蓉,我們需要花一些時間教導兒子,一步步看著他執行。出院時兒子特別跟我說要謝謝季蓉的協助,讓他可以孝順媽媽,真的幫了他們家很大的忙,也讓他非常安心。這讓我更深信優秀的護理不僅在於知識和技能,還需要一顆細膩的心。護理師,有時不僅是照顧者,也是病人或家屬在精神方面的支持者和引導者。
沒有不可能 把握當下不放棄
指導季蓉的過程中,我看到前人指導我的痕跡,支持新進人員對護理的熱愛、對病人的關懷,是我的使命感,希望培養更多的護理人才,讓他們在職業生涯中繼續傳遞這分愛與關懷。
算一算我的護理職涯已經二十幾年了,而在13B 心臟科病房更是十幾年了,「人生無常」、「把握當下」是在我們病房工作最珍貴的體會,所以只要到手的工作,我就會馬上、立刻處理並做到最好,隨時不留遺憾。而病人也教會我──沒有什麼事情是沒有辦法的。過去心臟衰竭無法救治,但現在醫療科技進步到可以心臟移植讓人活下來。這一位四十歲的心臟衰竭病人用樂觀心態來面對他的病,最後裝上人工心臟而繼續活著,而且夫妻一起做公益回饋社會,從他們身上,我學到「不放棄」的精神,只要不放棄,總會有辦法。
對新進護理師的教育也是,即使新人學習慢,做得不夠好,我會提醒臨床學姊,要記得多誇獎、多鼓勵,因為他們一定會愈來愈好。很開心,我把護理工作做成了自己適合的那個樣子,讓學弟妹也感受到護理工作助人的同時又自我實現的價值,因為這也是我的阿長及學姊們教給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