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再啟航 跟上資訊化《志為護理》23卷6期

文/江季蓉 台北慈濟醫院13B 病房護理師

雖然我不是護理新人,但前一份工作是在診所,一下子來到台北慈濟醫學中心工作,內心不免擔心。感謝單位學姊和一直在旁邊觀察陪伴的林思吟護理長,幫助我在這次重新回到臨床工作,在這一個全新的環境盡快適應。從外表看我或許很有經驗,但心裡很怕自己跟不上,尤其最難的地方,是我早期在臨床工作時資訊化沒有這麼普遍,像現在有行動護理車,要掃病人手環條碼,有手機APP 等等,都是跟過去不同的模式;還有一些設備比以前先進,使用方法也有些差別,對我在操作上也是考驗。感謝林思吟護理長的主動指導和鼓勵,我逐漸掌握操作技巧,也在資訊化醫療環境中找回了信心。

發揮耐心 結果雙贏

「阿公本來好好的,怎麼突然生病就走了……」從小疼愛我的外公因癌過世,帶給我很大的衝擊,也因此走上護理之路。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畢業後,到汐止國泰醫院工作六年,回學校讀二技,之後到雙和醫院,又轉到中和區的私人診所工作,後來決定再次進入臨床,今年(2024) 六月到台北慈濟醫院報到,到現在快半年了。

我覺得慈濟醫院是一個很特別很溫馨的地方,而且阿長和學姊們對病人和家屬特別有耐心。那時我剛來,接一位從加護病房轉出來的新病人,外籍看護什麼都聽不懂,什麼都不會,家屬也搞不清楚狀況,讓我覺得很煩,每一件事都要教,要講,這時思吟阿長提醒我換一個想法,她說:「想想妳是很榮幸可以教她。」想一想,我就跟單位的前輩們學習,拿出最大的耐心,一樣一樣教外籍看護,每次多給她一些鼓勵,過了一星期,她都學會了,什麼都會做,而且做得很好,也把病人照顧得很好,家屬也很放心,我還因此收到家屬的感恩讚美信。

建立護病信任感 身教示範護理的溫暖

我觀察到,當思吟阿長帶著護理師在病房裡面,她不會回答護理師所問的問題,她說如果在病房裡回答護理師不懂的問題,病人及家屬可能因此不信任這位護理師的照護,所以她會走出病房後再說明或教導。而且阿長的學理也很強,覺得考不倒她。有一次在心臟外科有一位病人需要接胸管,阿長就帶著我一起去操作,一邊是接病人端,另一邊是引流空氣,不能插錯洞,但我做錯了,阿長馬上幫我換正確的位置,離開病室之後教導我哪邊做錯了,又帶我回病房去再看一次,增加印象,免得再做錯。

在一旁看著阿長跟病人或家屬的互動,對照起來,自己有時候講話太直了,或許會讓病人心情不好,阿長講話的技巧,對我來說都是學習。我記得阿長曾說:「病人因病苦有時候會覺得很奇怪、很煩,但也不能對他們發脾氣,要好好的跟他們講話,他們不喜歡被命令。」而且阿長連病人的一些生活細節也會關心,例如:病人要出院了,她會去問問他們家裡是否有準備需要的東西,或回去是否有安置的地方,主動從病人及家屬的角度設想。

我有一個病人體重一百一十公斤,醫師希望他可以下床復健,照顧他的母親才不到五十公斤重,年紀大、個子又小,光要拉他坐起來都有困難。思吟阿長就提醒我要鼓勵他下床,我發現光用嘴巴跟他說「要下床運動」是沒用的,我就拿助行器到床邊,幫他穿上鞋子,然後帶著他開始走,一天三次,在旁邊陪著,教他怎麼用助行器。看到病人的復健慢慢有成效,就覺得很開心。阿長也會追蹤這位病人做了什麼復健,效果如何,問我交班時是否把復健目標納入,遇到什麼困難……如果阿長發現復健老師沒到,也會打電話詢問,在13B 病房對病人的復健是非常注重的。總之,阿長所說所做,我看在眼裡,默默記下,學在心底。

實踐護理價值 珍惜身邊每個人

我的護理師經歷已經第九年,其中兩年診所工作相對簡單,所以都沒有去考慮護理進階的需要。而現在又回到臨床,我想該要進階了,開始要寫個案報告,也是一種新的挑戰。雖然回到臨床工作,病人多,事情也多,還要抽時間寫個案報告,但我很珍惜,覺得很充實,看到病人在我的照顧下能夠出院回家,尤其是從加護病房轉來的病人,能夠健康回家,真的很有成就感!我想這應該就是思吟阿長常告訴我們的「護理人員的價值」吧!

來到心臟科病房,病人可能上一秒還開開心心的講話,下一秒就會突然沒呼吸了;或是本來以為治療得不錯,但病況又變差……原來無常一直在我們身邊;這也常讓我想起爺爺,因為突然昏倒送去急診,發現得了肺癌,不久就過世。還記得過程中,當爺爺住進加護病房後,家人很慌亂,一起討論但也沒辦法當下做決定的那種處境,現在臨床上也還是常常發生,如何做選擇?救或不救,對或不對?再加上這兩年的新冠肺炎,讓很多確診的人說走就走了……重新回到臨床來,我更懂得珍惜當下,該做的就要趕快去做,包括:多陪陪家人,愛惜身邊的每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