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手術室 本著初心走過三十年《志為護理》22卷1期

小時候有部電視卡通〈小甜甜〉,我非常喜歡,也深受影響;小甜甜是護理師,我就此立下了將來當護理師的志願,覺得護理專業可以照顧病人,是一份助人的工作,還可以兼顧家人的健康。

0FX1C8008chen su huacr_web.jpg

IMG_9207.jpg

朝著這個目標前進,從宜蘭來到花蓮的慈濟技術學院 ( 現為慈濟科技大學 ) 念書,而且為了不增加父母的經濟負擔,選擇公費完成學業。求學路上,有歡樂有淚水,最終順利畢業並考上護理師執照,1992 年進入花蓮慈濟醫院工作。

畢業當時,一心只想進入特殊單位加強自身能力,因此選填單位的前三名依序為急診、加護病房、手術室。那時醫院的護理人力欠缺,手術室更缺,只要有人的志願有「手術室」三個字,就會被安排到手術室,我也就此成為手術室的一員。

記得試用期時,學姊看我身形瘦小,安排我在耳鼻喉科學刀,但我比較想去器械多複雜度高的科別學習,因此骨科成為我進入刀房的第一個科別,也是我的無菌技術啟蒙的科別。

工作四年後,於 1996 年進入慈濟大學護理系繼續在職進修,工作第八年時,由於結婚生子,轉換到整形外科,並且擔任小組長職務,持續到現在。

花蓮慈濟醫院的手術室護理師,是我的第一份工作,也是我唯一的一份工作。直至今日,剛好屆滿三十年。

時常有人問我:「為什麼可以在手術室待這麼多年?」我的答案是,在手術室,可以透過醫療、麻醉、護理團隊合作共同解決病人的問題,減輕病人的疼痛,讓我充分感受到發揮護理專業、展現自己價值的地方。這樣的成就感,一次又一次的累積起來,所以我非常喜歡這份工作。

回頭盤點這三十年的手術室護理生涯,有機會參與國際醫療個案的高難度手術,包括: 2003 年第一例菲律賓連體嬰莉亞與瑞秋分割手術、2010 年第二例連體嬰玫瑰姊妹分割手術、2011 年來自印尼的諾文狄巨大型齒堊質瘤切除手術、2011 年也是來自印尼的蘇霏安的再生性骨瘤切除手術、2015 年第三對菲律賓連體嬰珍妮與潔妮的分割手術,以及許多次的器官捐贈手術……每一次,總是懷著戰戰兢兢與戒慎虔誠的心完成手術室護理師職責,也在過程中感覺慈濟的慈善與醫療接軌,真的是世界一家的地球村的感覺。

這兩年來印象猶新的一臺手術,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2021 年的一次器官捐贈手術。病人通過腦死判定,完成遺願捐贈所有的器官,包括:肝、腎、骨頭、皮膚等等,捐贈完成的最後,醫師及護理師群,彼此間不需言語,很有默契地為病人擦拭大體,穿戴整齊,深深鞠躬感謝他的遺愛人間,將遺容安詳的病人推送出來交給家屬。我們團隊所有人再度鞠躬祝福,鞠躬的同時,我的眼淚也留了下來。真的很感動,也很敬佩這位大愛捐者和他的家人。

我深愛我的手術室護理師工作,在未來的路上,我也希望本著初心繼續走下去,因為我為我的工作感到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