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李荔芳 大林慈濟醫院急診護理長
在慈濟這個充滿大愛的團體中,有一群默默耕耘的志工,他們不僅深入社區、救苦救難,更將關懷的觸角延伸到慈濟體系內的每一位同仁。志工師兄師姊以最真誠的心,陪伴著在臨床前線奮鬥的工作人員,成為我們心靈的依靠與精神的支柱。我時常覺得,與他們互動的每一刻,像是一道陽光照進急診室,拂去我內心的疲憊與困頓。
慈濟志工的陪伴方式不只是表面上的「慰問」或「聊天」,而是深入人心的關懷。他們主動走進單位,主動與同仁交流,有時是早晨的問候,有時在診間的一句關心,有時則是在工作結束後靜靜地傾聽一段心事。他們帶來的不只是關愛,還有佛法中的智慧與生命中的啟發,讓同仁在面對困難時,有個傾聽的窗口。志工們真誠地走進同仁的生命,與他們一同承受情緒,一同找回力量。他們的陪伴讓我感覺,就算工作再忙、再難,我也不是一個人面對。
志工們的陪伴,甚至成為同仁心靈的「能量補給站」。這樣的陪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立的。志工們以恆常的心長期付出,與同仁培養出深厚的信任關係。急診每月的「懿德日」,志工單位的懿德爸爸媽媽帶來好吃的餐點,大家坐在一起聊聊最近發生的大小事,讓同仁在忙碌之餘感受溫馨與團體的凝聚力。這些看似簡單的活動,是單位同仁最溫暖的記憶。我特別喜歡和他們一起吃飯、說笑的時光,很難得的鬆一口氣的時刻。
值得一提的是,許多志工本身也曾是社會中不同領域的工作者,有些是退休的老師、醫護人員或企業主管,他們帶著人生的歷練與慈濟的精神,溫和而不說教,鼓勵而不施壓,讓陪伴變得自然而有溫度。這樣的互動,不僅讓同仁感受到被尊重與重視,也讓整個工作環境變得更加和諧。
單位醫護同仁長期面對繁忙的臨床工作,壓力難以排解,內心的無力感漸漸累積,甚至開始懷疑自己是否還有能力持續在臨床服務或出現離職的念頭時,志工們敏銳地察覺,主動找我們聊天談心,不問工作,只問心情,陪我們說話,陪我們聊聊靜思語及上人的法。在每次的心靈分享,單位同仁疏解了壓力,也找回了初衷與信念。
當有遭遇重大事故的病人到達急診時,志工的角色顯得格外重要。
6 月初某個早上,急診接到縣消防隊通知,一位媽媽在接送10 歲與2 歲孩子到學校途中,發生嚴重車禍,三人被緊急送來急診室搶救,現場一片混亂。那是急診室最忙碌的一段時間,醫護同仁忙著搶救媽媽,10 歲與2 歲孩子身上也有外傷,並顯得驚慌。
就在此刻,我們的志工靜靜走到孩子身邊,協助安撫情緒,並協助詢問其他親友的連繫方式,拿來飲品給孩子補充能量,也安定心神,讓醫護同仁能專注的執行治療。
這樣的場景,在急診室中常見。志工們不是專業的醫師、護理師,卻是現場最溫柔、最堅定的陪伴者。當家屬無助、同仁承受情緒崩潰時,他們總是默默地在一旁守護。志工們用行動告訴我們:「你不孤單,我們陪你一起走過。」我從他們的眼神中真真切切感受到,那不是安慰,而是真實的同行。
同仁們在閒暇時也總愛圍繞著志工師兄姊話家常,我曾經在一個下班的午後,跟志工聊了很久,談家庭、談工作,那種被傾聽與被理解的感覺至今難忘。
許多志工本身也曾是職場的一員,他們了解壓力、懂得挫敗,因此陪伴時更加體貼與溫柔。他們不只是來「做志工」,而是以同理心真誠地融入團體,讓工作環境不只是效率導向的職場,更是一個有溫度的「家」。
證嚴上人常說「感恩、尊重、愛」是慈濟人的根本精神,志工們正是這句話最真實的實踐者。他們以柔軟的心、堅定的行動,為同仁撐起一片心靈的晴空。在這個充滿挑戰與變化的時代,這份默默付出的陪伴,更顯得珍貴而難得。讓我們共同珍惜這樣的溫暖,也學習成為那一份溫暖的傳遞者,讓愛的力量不斷延續下去。志工伴我行,不是他們走在我前頭,而是走在我身邊,在我最需要的時刻,靜靜地陪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