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急救與模擬大不同《志為護理》22卷3期

陳韻亘/慈濟大學護理學系四年級

這次實習,我遇到了一場震撼教育。

在花蓮慈濟醫院合心六樓病房,我的主要工作是為一位病人手術後的傷口換藥。隔一星期我再去看他時,發現他放引流球的傷口很容易有滲出液,常常弄溼紗布,因此,護理師學姊就和專師學姊一起想了個方法來處理這個問題,她們使用造口便袋,加上抽吸,神奇的吸走了滲出液。看到學姊們「組裝」的過程,讓我了解到原來一個物品不是只能在它原本的地方發揮作用,運用巧思稍微加以變化後,又會有新的功能。她們的巧思,為我展現了護理的藝術。

在第三個星期,我再去看這位病人時,發現傷口的滲出液已經減少,學姊也將便袋移除。但便袋移除後,我們發現他原本完好的皮膚變成了有黃、紅、白色的腐肉。原本我猜測是否因為他的皮膚一直泡在滲出液裡,所以皮膚才爛掉?又或是因為便袋的敷料造成?這天的實習結束前,我主動找護理長討論這位個案,護理長告訴我:「他的皮膚目前看起來不是很理想,黃腐肉是傷口進展變差的情況。」我和護理長約定下週最後一次來實習時,仔細看看這位病人的傷口是否有改善。

第四週,也是最後一次的實習,由於指導我的護理師學姊換了照護對象,我就沒有機會繼續仔細觀察追蹤原來那位病人的狀態了。

那天我準備結束實習時,那位病人住的病房突然傳出急救需求,看著急救車被急匆匆的推出來、推進去病房,護理長和好多學姊都去幫忙,真的令我感到好震驚。那位病人突然間意識改變,需要緊急急救!

我想著,早上我還看到主護學姊在幫他換藥、執行相關護理,我還過去一起幫忙灌藥,怎麼不到兩個小時,他就產生這樣突然的改變,病情惡化到要轉到加護病房觀察?當下我可以幫的忙,就是趕快將他的血液檢體送過去檢驗科,一邊心裡覺得好難過。

回家後,我重新思考整個過程,我實際上在病房看到的真實的急救流程,跟學校的模擬課程,真的不一樣。雖然我有修過「重症護理」課程,老師也安排我們到慈濟醫院進行情境演練,但當遇到真實活生生的生命可能轉眼就消失時,真的和模擬情境的學習很不一樣。我不知道在不久的將來,即將成為新人的我能不能及時的回應病人情況轉變的處理。

我在最後一哩的實習路上,真實體驗急救,這場震撼教我感受到,生命的一呼一吸可能轉眼消失,也可能轉眼拉回來。提醒自己要把握臨床學習的機會,成為有能力的護理師來幫助病人,守護生命、守護健康,也祝福這位病人平安度過危機,盡快恢復健康。

陳韻亘同學於學校重症課程情境演練急救壓胸。攝影/謝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