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鄭景文(濟澭) 慈誠爸爸
回想穎翰剛入學時,因為自己有安排東華大學研究所的課程,因此週三的慈懿日幾乎都無法參加,所以跟班上的同學互動較少。大約在開學後兩個多月,突然收到淑玲老師傳來有關穎翰同學在學校有人際關係及生活適應上的問題,老師希望我能夠給予協助。
當時我思索身為一個慈誠爸爸,在面對孩子時的角色是什麼?因為慈誠爸爸不能過於干涉學校對同學們的一些教育問題。在得知這訊息之後,我先確認這訊息的真實性,之後開始思考如何去協助及陪伴他。
於是,經老師同意後,我約了穎翰到家裡吃飯,但為了讓他不要有太大的壓力感,那一次聚餐同時邀請班上另外一位同學參加。這兩位同學的共同點是皆為新住民家庭的孩子,但個性卻是一個內向,一個比較活潑外向。互動中發現這孩子確實有比較負面的想法。這是第一次邀他們來家裡吃中飯,原本預計下午三點前可以結束,結果當天從中餐吃到了晚餐,因為到了下午,兩個孩子都不想離開,他們的不想離開代表他們還有很多話想跟我講,再來就是他們在我家感覺很放鬆。
這次與穎翰的互動過程中,發現他雖然個性較內向、較少與同學互動。當天,我跟他們分享在花蓮環保站做環保相關的話題,意外發現穎翰對於環保議題及垃圾分類很有興趣,於是開始帶著穎翰去環保站一起做環保,而開始做環保後,確實看見穎翰的改變。
經過了一年多的陪伴,我發現穎翰沒有想像中那麼脆弱。某次閒聊時找到了這孩子沒有自信的可能原因。原來是他小學三年級時有一次舉手回答老師的問題後,被班上同學嘲笑,就開始封閉自己,因為怕被再次嘲笑。
知道這個問題癥結後,在往後的懿德日,會刻意安排穎翰上臺分享做環保的心得。透過每一次的上臺心得分享,穎翰漸漸地對自己較有自信了,有一次的懿德日我邀請同學上臺分享時,穎翰就第一個自願舉手上臺分享。之後邀班上其他家族裡的同學來家裡聚餐時,也慢慢發現穎翰跟同學的互動變好了。
這兩年來陪伴穎翰的過程中,發現他變得願意訴說,願意跟我或同學分享,由此可見,他在人際關係這方面慢慢的有所進步。
而透過做環保,他找到了成就感,而且學習成績並沒有因為利用假日去環保站當志工而落後,反而是操行及學期成績都變好了。因此,陪伴他的這段日子,很明顯看到這孩子的成長與蛻變,而且一直在進步中。
放下偏見與執念 身教更勝言教
慈誠爸爸或懿德媽媽常常會讓孩子們感覺到好像只會跟他們講道理,因此,在跟慈中及慈科大孩子們這十年來的互動過程中,我常常思索如何讓孩子們更能放下對慈誠懿德爸媽的刻板印象。身為慈誠爸爸,要承擔這樣的角色,對於很多的社會現況,我們也要去反思,例如我們對於種族或多元文化的部分,是否存在著偏見;譬如刺青這行為對我這一代的人來說,一定有一個不良少年的刻板印象,但現實生活中,現有的價值觀認為刺青是一種藝術;另外,就是性別認同的議題,若我們都帶著偏見的眼光來看待這件事,我們恐怕就無法進入同學們的世界與他們有更好的互動。
證嚴上人希望我們這群慈懿會弟子能夠成為孩子們的典範,但面對行為較不適當的孩子,若只跟他們講道理或是訓斥,久了可能會出現反效果,所以在跟孩子們互動前要先放下自己的偏見與執著,要讓自己身段變得更柔軟,這樣孩子們才會更願意跟我們談、說真心話。除了言教之外,身教更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因此在每一次陪伴的機會,我也會嘗試加入一些身教的東西,例如孩子們來家裡吃飯,我會告訴他們:「爸爸沒有把你們當客人,所以你們吃完的碗或餐具,要自己清洗。」雖然,孩子們叫我們爸爸,但畢竟不是親生爸爸,因此在日常生活習慣的養成教育中,他們相對也比較不敢像在家中面對家人那樣依賴。因此,我常常趁著每次與孩子們到家裡來聚會互動的機會,運用潛移默化及同儕相互學習的方式,讓他們了解一些基本與人互動的禮儀及良好生活習慣的養成。(採訪整理/黃淑儀 慈濟科技大學護理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