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自己,向外求援

文/彭宣燕 花蓮慈濟醫院合心七樓病房護理師

回想起三年前五專剛畢業,進入五加二產學合作專班,懷抱著理想與未來,初次踏入花蓮慈濟醫院任職護理師時,對一切都抱持著新鮮的熱情,期待每天上班與病人互動,卻在新人撞牆期一度準備離職另謀高就。幸好有學長姊、阿長及督導在我受委屈時給予關懷及安慰,使內向的我能持續歡喜學習。

不要自己硬扛,我們是一個團隊

還記得第一次接加護病房轉入的病人,對病人的關心問候被誤當成案妻,不斷偷摸屁股、胸,甚至是拋媚眼、摸手等性騷擾行為干擾,因為對於ICU Syndrome(加護病房症候群) 不太了解,明明很害怕卻不知道該如何跟學長姊開口,並且因每日都需將病人移至輪椅上復健,一度害怕到不敢上班。後來鼓起勇氣與指導學姊討論後,學姊立即將排班調開讓我不用再照顧這位病人,並且告知主治醫師,醫師嚴厲指責病人的行為,隨後不斷安慰我,表示下次遇到一定要立即按鈴請學長們支援,「因為我們是一個團隊,遇到事情都會互相幫助,不需要自己一人承擔。」給了當時的我很大的鼓勵。事發後幾個月內,阿長都會不定時關心我的心理狀況,鼓勵內向的我表達自己的想法,阿長告訴我:「護理師除了照顧病人外,還要學會照顧自己,傾聽自己的聲音。」

還有一次照顧一位譫妄病人,因家屬無法前來陪病,且病人經濟狀況較差無法申請照服員,所以需要全責照顧,某次將病人由輪椅抱至病床上時,病人突然發作把我當成壞人,用力咬住我的右上臂,當下受驚的我連忙大聲呼喊支援,直到學姊們前來,才將病人的嘴角捌開。慶幸自己當天穿的衣服較厚,僅有一排牙印以及門牙導致的小傷口。事後病人不記得此事,我也因為進修長照相關課程,了解譫妄症狀及原因,不再追究,只是因此在與病人互動時總會刻意保持距離。待下班後學姊來關心我,當下發現傷口立即上報給護理長及督導們,除了醫院提供免費的定期抽血檢查追蹤外,阿長及督導們的暖心小點心,讓我感覺慈濟滿滿的愛。

教學護理長江如萍(左)聆聽彭宣燕(右) 人形圖案例分享。

健全護理的身心,日常問候與病人交流

因此,獨立作業後,我在照顧病人時,除了溫柔地傾聽病人敘述外,學習到不僅要精進臨床技能,更要保持健全的身心,及關心病人的愛心、耐心、包容心,因為在病痛中的病人常會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及情緒。延伸至後來帶領實習生時,實習生們都會寫卡片告訴我,因為我會細心注意學弟妹間的不知所措並給予協助,幫助學弟妹能更加融入臨床照護。學妹還表示畢業後要來當我的同事,當然我也很歡迎新血加入慈濟大家庭一起努力。

我也將阿長安慰我的方法,應用於與病人交流,藉由每日的日常問候,例如「早安!今天天氣真好!早餐吃了嗎?」開啟一天的活力互動。

尊重他人的信仰,找出最適照護模式

某次照護一位診斷腸胃道基質瘤的患者,很特別的是這種疾病多好發於胃部,而病人則是極少數發生於肛門口的案例,有地中海型貧血病史。這位病人信仰耶和華見證人,因此無法接受輸血及進食任何血製品,血紅素持續偏低讓病人很焦慮,病人一度自責,孩子及先生必須困在醫院照顧她,當得知檢驗結果又是血紅素數太低時,甚至有放棄治療的念頭。

這是我初次照護信仰耶和華見證人的病人,因此在飲食的衛教及陪伴方面,單位學姊、阿長都會給予建議,幫助我給予病人更完善的照護,而我也發揮自己除了護理專業外的傾聽及陪伴技能,舒緩病人焦慮的情緒,幫助她逐漸拾起信心,願意與家人傾訴住院期間的擔憂,也很感恩病人願意分享自己的經歷,協助我撰寫個案報告,也讓我在照護中不斷自我省思,尤其在遇到不熟悉的事務時,不可抱持固有偏見,在認識及理解後給予關懷及愛。

就像慈濟大家庭一般,當我還是新人時受到委屈,學長姊及阿長會為我挺身而出,在病人因病情迷茫無助時,給予陪伴、安慰、理解,就是最好的反饋。期望今後的每一日,我都能帶著滿滿的笑意及溫暖,協助病人及家屬走出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