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如萍 花蓮慈濟醫院護理部教學護理長
臨床上每位病人都是獨特個體,運用護理過程的評估,了解病人身心靈社會上的需求,經由敘事技巧,運用FIFE 溝通引導發覺病人的生活故事,進而制定及提供個別性的照護措施。臨床教學應用案例報告討論過程,臨床教師可了解學弟妹照護過程的評估技巧、邏輯思考及資料整理的能力,再經由引導、反思技巧,促進學弟妹思辨能力,進而提升各項評估資料的整合能力。
思考能力與生俱來,但需要經由他人引導才能讓思考的面向更深、更廣。學習護理過程,在學校經由老師的教導,運用批判性思考檢視所收集的資料與制定的照護是否符合病人需求,再透過引導發覺病人潛在的問題,提早預防。進入臨床後,開始學習運用人形圖與臨床護理師討論所照護的個案經歷,而反思是在每次的討論過程必要的教學內容,透過反思進行反省與檢視,從中總結出在此次的學習收穫,甚至調整日後的照護方式,提升個人臨床照護經歷。
在教學的路上,我很喜歡與臨床護理師討論照護經歷,在討論過程中會激出一些火花,從病人或同仁身上學習。當同仁在討論過程說出:「對耶!我怎麼沒想過!或許換種照護方式會更好。」類似的話語時,心中是喜悅的,因為我們又互相協助彼此成長了一些。
臨床忙碌的作業中,當習慣重複執行一些照護活動時,偶爾會不小心制式化護理照護行為,這時反思就顯得很重要。「臨床案例報告」讓同仁經由準備資料過程,學習檢視護理照護流程,透過口頭報告學習表達病人的故事。過程中除了聆聽病人的故事,我更喜歡同仁報告最後表達的個人反思,因為從反思中更可以了解到同仁此次人形圖報告的學習。
宣燕主動積極,樂於學習,剛開始的學習過程雖然有挫折,但是她總是愈挫愈勇,不斷成長,在她身上感受到想認真做好每件事的態度。
在一次的臨床案例報告中,宣燕報告病人因本身宗教關係不接受輸血治療,且又有地中海型貧血病史,罹患的腸胃道基質瘤病變部位特殊導致出血狀況加劇貧血症狀。宣燕感受到病人的焦慮,因此很認真地與臨床教師討論,透過文獻搜尋希望經由實證護理能夠協助病人緩解貧血狀況,避免傷害發生。最後的反思,宣燕提及面對不同的宗教,我們都必須尊重,因為那是病人的信仰,不能因為醫護治療的需求要求病人要調整或改變,透過文獻從飲食調整過程協助病人減緩貧血症狀帶來的不適,也讓病人與家屬感受到我們的用心。
宣燕提及文獻資料建議多攝取含鐵的食物改善貧血,所以運用食療規畫病人營養計畫,希望協助病人調整貧血狀況。詢問宣燕:「妳所指的『食療』是那些指導內容呢?是否有詢問過病人的飲食喜好?」宣燕回答:「收集病人資料過程,忘了了解病人喜歡吃什麼。」提醒宣燕,「護理師提供再多的飲食指導,若未能了解病人的飲食喜好,有些指導內容就無法符合病人所需,就會變成無效的護理措施了。」宣燕的臉上出現恍然大悟的表情,她說:「對耶!這部分確實沒想到。」我說:「是呀,之後就知道評估時要多問一些,若我們要給予營養衛教,我們所收集的資料就要將病人喜歡吃的東西,甚至是誰幫病人準備三餐等都要包含在內,因為可以讓我們制定的護理照護措施更符合病人需求,病人與家屬也比較能接受,這樣照護措施才能更有效。再者雖然醫院全面推動蔬食,可是仍須以病人願意接受的食物為主,報告過程中也不需刻意避開,報告是以實際臨床我們所做的陳述就好。」
反思是自我覺察很重要的工具,而臨床教師或單位主管在引導同仁反思過程,很重要的是不批判。反思不會有絕對的答案,因為反思的重點是在促進思考,覺察在過程中個人的學習,與以往是否有不同,及是否可以有更好的作為。在每次臨床案例人形圖報告後,學弟妹都會進行反思,每人的反思學習不盡相同,但我相信經由臨床教師或單位主管的引導,反思過程都可以讓我們對病人所提供的護理照護有所覺察,進而讓以病人為中心的全人照護更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