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小看病人的潛能《志為護理》23卷6期

文/侯悅琳、林謦儀 台北慈濟醫院15B 病房護理師

「欸!欸!你們有看到那個大哥嗎?我坐在護理站看到他今天已經走了好幾圈耶!」

在台北慈濟醫院15 B胸腔內科病房工作兩年有餘,幫病人量血壓、給藥發藥、提供照護是每天的例行工作;病房內大多是長年臥床的長者,偶爾有可以下床的年長病人,會由我們跟照顧者一同將病人挪下床,不論是坐輪椅或杵著拐杖也好,只要病人能走動就會鼓勵多走動,有助於病情恢復,雖然偶爾也有剛下來幾分鐘就嚷嚷著想溜回床上的爺爺、奶奶,但經過鼓勵,還是能了不起的晃過病房幾圈再休息。這樣的風景時常在15B 病房上演著。

而今天的主角鉅鉅大哥,是在我們的職涯之中一個很特別也令人難忘的病人。

記得那天是某個假日的中午,跟ICU 學長交班後對鉅鉅大哥有了大致的了解。四十出頭,有多種慢性病,體重158.6 公斤,因呼吸喘掛急診,置入氣管內管入住加護病房,之後移除氣管內管,使用非侵襲性正壓呼吸器,然後轉出來到我們病房。

至今都難忘,龐大的身軀躺在電動床上,電動床突然間顯得好小。

在協助完鉅鉅大哥翻身換藥、協助擺位後,我們心中縈繞的念頭都是──「糟了,疾病纏身又久未下床,這樣的病人會住到何年何月?能下床復健嗎?」光是協助大哥坐起來或躺著時翻到另一側,他都累得氣喘吁吁,實在是很難想像他有機會復原?復原之路會有多漫長?!

我們找團隊來一起幫忙,首先,物理治療師協助鉅鉅大哥下床及轉位,且運用衛教影片教導看護技巧。協助下床活動後,在護理師陪伴下推輪椅運動增強體力並且說明運動過程中不適症狀的處理。同時,病房區設置的肺復原運動專區方便打卡紀錄,大哥說:「這樣好像在上班,看著一格一格的空白被填滿,還滿有成就感的!」營養師規畫病人餐點,控制飲食來調整血糖及體重。最後,大哥因診斷為呼吸睡眠中止症,需長期使用非侵襲性正壓呼吸器,呼吸治療師教導呼吸運動及機器的操作。

在團隊的通力合作下,現實很快推翻了我們的想法──我們實在是太小看病人的潛能了!

過了約莫一兩週,看見鉅鉅大哥在病房走道出現,以緩慢卻堅定的步伐,推著輪椅慢慢走,是很令人感動與驚喜的一件事情。

之後與大哥聊天,得知了他想要努力恢復健康,不想給家人帶來負擔,想要重回日常生活軌道的心情。在病房團隊與各職類人員的努力之下,大哥從一開始氣喘吁吁到能從容的扶著輪椅慢慢繞病房十來圈;我們都知道,大哥快要可以回家了。大哥的體重入院時158.6 公斤,出院前量是125 公斤,竟然減重了33 公斤。

出院前,出院準備護理師協助轉介居家呼吸照護所,協助返家後居家照護注意事項。出院後,單位護理長及學姊也一起到家中關心大哥,確認照護有從院內延續到居家。大哥表示:「家人的督促是我持續的動力,謝謝你們的照顧。」

有時候,我們總是自詡對於病人的病程很了解,工作內容看似一成不變,不知不覺限制了我們對生命的想像。原來,家人的關心與愛,和病人自己不放棄的精神,完全能夠激發潛能,幫助病人擺脫疾病糾纏,讓生命再次充滿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