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新生命的順產式《志為護理》24卷2期

文/陳姿伶 台中慈濟醫院產嬰房護理師

夜班的產房,柔和的燈光照亮了這個神聖的空間,空氣中瀰漫著淡淡的消毒水氣味,讓人感到一絲安心。偶爾響起的胎心監測器聲音,彷彿是新生命即將到來的前奏。對於產婦來說,這裡像是迎接新生命的戰場,她們在痛苦與期待中堅持著;而對我們護理人員來說,這裡則是見證奇蹟的聖地;每一次新生命的誕生,都讓我們感受到生命的美好與偉大。我們不僅是醫療的提供者,更是陪伴者,見證每一個家庭的幸福時刻。

從待產到生產都在同一個空間的「樂得兒生產室」,那天的產婦是一位劉太太,宮縮持續好幾個小時,她滿臉痛苦,卻又不願使用催生藥物協助生產。她感覺自己宮縮變得頻繁,忍著痛的聲音聽起來有些顫抖。

「我們來試試用生產球輔助您待產,好嗎?」我輕聲詢問她的意見。

生產球,又稱為瑜珈球或助產球,是一種充氣的大型彈性球,在臨床上經常被用來幫助孕婦調整胎位、促進骨盆擴張,甚至減少使用醫療介入的需求。研究顯示,適當使用生產球能有效降低剖腹產的機率,並幫助產婦更自然地調節宮縮帶來的不適。作為一名產科護理師,生產球是我們在臨床重要的輔助工具,它不僅能舒緩疼痛,還能幫助胎兒位置順利下降,促進產程進展。

當劉太太坐上生產球,我輕聲指導她:「妳可以試著輕輕前後搖動骨盆,或是畫圓運動,讓自己感受到球的支撐,這樣能幫助骨盆擴張,同時幫助妳放鬆,也能減輕下背部的壓力。」我示範著,確保產婦的動作安全。

剛開始,劉太太肢體有些僵硬,幾分鐘後,漸漸適應,配合著呼吸練習,讓身體隨著球的節奏擺動,劉太太的眉頭從緊皺到逐漸舒展,呼吸也變得較為規律。

「這樣感覺好多了!」產婦露出久違的笑容說道。我點點頭,心裡也鬆了口氣,對於護理人員而言,能幫助產婦找到舒適的方式待產,是最重要的事。

看著產婦抱著寶寶,滿臉幸福的笑容,我心裡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感動,生產球不僅是物理上的支撐,更是給予產婦心理上的安定,它讓待產變得更加自然,讓產婦在疼痛中找到舒適,也讓她們在分娩過程中感到自己能夠主導生產,而不是被動接受疼痛。

產科護理師的教育訓練,除了常規的在職教育課程以及產前教育課程,也教導生產球使用時機及注意事項;另外也教導音樂療法及按摩技巧,以提供孕婦待產時舒緩疼痛感的措施。

嬰兒順產的這一刻,我再次深刻體會到身為護理人員的價值,我們不僅僅是照護者,更是陪伴產婦迎接新生命的重要推手,每每望著這樣溫馨的畫面,內心充滿成就感,深知自己的專業與付出能夠為產婦帶來安心與力量,這種感覺無可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