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休憩處《志為護理》22卷6期

文、圖/翁琬貞 台北慈濟醫院急診護理長

COVID-19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至今已經3 年多了,醫護人員在這段期間的工作壓力不僅來自新冠病毒,更因為職業別面臨一些人的排斥,深怕被間接感染,但是我們仍然在醫院的最前線堅守崗位,讓病人能夠得到適當的處置,讓醫院能夠避免院內感染產生。當然我們也會累,當我們累了,總是有慈誠爸爸、懿德媽媽們溫暖的關懷與問候,還準備了好吃又營養的食物,且在符合防疫要求的前提下,分成一份一份讓我們能夠方便拿取,給我們強大的身、心理支持,因為有了心靈休憩處,才能讓我們不畏艱難勇往直前。

因疫情關係,師兄姊們不得不暫停志工活動,終於在今年漸漸解封的時候,台北慈院急診室也開始有了志工穿梭的身影。

首先到急診報到的就是資深志工碧花師姑,她先在女兒陪同下來到急診室觀察,了解志工在急診該如何保護自己避免受到感染,能幫助病人的事項,能夠協助醫護人員做哪些工作?她們先身體力行了解志工的服務範圍,與我一起討論志工防疫保護的必要措施、流程、動線的更動等,讓志工們來到醫院急診室服務時更加順利。

星期一早晨,帶著愉快的感恩心情迎接疫情後第一批志工們報到。在碧花師姑的引領下,我向志工們說明需要他們協助的事情,依照男眾、女眾將其安排在合適的工作崗位上,再由碧花師姑指導說明注意事項,結合志工們事前上課的內容,幫助他們更快適應急診。

記得碧花師姑曾說過有位師兄第一次來急診擔任志工,剛好看到創傷急救的病人,覺得緊張又害怕,不知道應該幫忙什麼?師姑告訴他:「我們往旁邊站不要擋住醫護人員的路,如果護理師需要幫忙,會跟我們說的。」碧花師姑常謙虛地說:「我們不是來幫助別人,而是來學習的。」醫院的工作人員又何嘗不是來學習的,在時間有限、病人量多、病情嚴重的急診工作中,難免會失去對病人或家屬好好說話的耐心,但簡短快速的說話方式可能讓人覺得醫護人員高傲、態度差,此時志工們是醫護人員與病人間的潤滑劑,看到志工們對待病人或家屬的態度和緩且有耐心,相對地也會讓我們的態度稍微緩和,不會過於急切地說話,也會適時傾聽病人需求。

樂於在急診室協助的碧花師姑謙虛地說自己是來學習的。

急診病人多,點滴架四處擺放無法立即歸位,志工們看到急診室環境漸漸變得雜亂,有些物品未歸位,總是默默地協助擦拭乾淨,並將物品歸回原位,看到病人或家屬在急診因等待時間過長而生氣,也會適時的給予安撫。有了志工的幫助,減少抱怨及衝突的產生,同時也減少醫護人員的工作負荷,能夠更專心一意的找出病人的病因,並給予適當的處置。

碧花師姑待人真誠,自稱很「雞婆」;她發現同仁沒有喝水時,會泡上一壺茶;發現病人獨居,回家沒有人可協助時,會將病人帶到社服室尋求資源;發現同仁因為家人生病心情不好的時候會來告訴我,讓我留心幫助。因為有她「雞婆」的協助,我也能很雞婆主動地關心協助病人及同仁。

我總是稱急診室為「我家」,這個家中有溫暖,有歡笑;志工爸爸媽媽們默默的付出及支持,才能讓我們緊緊相依,互相合作扶持,一起撐起急診這個「家」。